您目前的位置: 首页 > 赵朴初文献

赵朴初与家乡茶

时间:2016-10-25    来源:赵朴初研究会 

 

     关于赵朴初与茶叶的文章,时常见诸报刊。赵朴初是个虔诚的佛教徒,终生食宿,饮食清淡,唯好是茶,曾兼任中国茶文化协会会长,自诩为“茶篓子”。但在所有茶中,赵朴初对家乡茶情有独钟,留下了许多动人的佳话。

  

    赵朴初的老家在太湖县寺前河,这里地处大别山南麓,群山环抱着一条大河,有着适宜于茶叶生长的小气候。种茶历史悠久,旧志记载:“全县茶树收入,不减稼穑。”茶质极佳,曾被列入朝廷户部贡品。因其临近长江,水陆交通便利,明清以来就是茶叶聚散地。

  

    赵朴初1907年生于安庆,1911年随父母亲回到家乡寺前河生活。母亲陈仲是大户人家女儿,文学功底很深,喜欢看书作文。陈仲一来到寺前河,就被这里的秀美风光迷住,晚年有句:“一丘一壑总流连。”当地人喜欢吃“茶泡饭”,如果家中有剩饭,泡在茶里,就点咸菜食之,别有一番风味。赵朴初放学或嬉戏归来,喊饿的时候,陈仲也常以“茶泡饭”给年幼的赵朴初充饥。

  

    当地有些人家还喜欢喝花茶,即在某些花开之后,将花与茶叶合在一起。人家常喝的花茶有金银花茶、桂花茶等。喜爱风雅的陈仲别出心裁,发明了一种荷花茶。即在夏天,待荷花开时,将茶叶置于荷花中,用针线将荷花缝裹起来,第二天,拆去针线,取花中茶叶泡之,清香无比。赵朴初小时候就喝过这种花茶,那种妙香,令他终生不忘。

  

    1947年,太湖县搞土改,由于个别人的过左行为以及对赵朴初家的不了解,赵朴初的亲人受到打击,陈仲不幸去世,当时赵朴初不在身边。不能为母亲尽孝,成为赵朴初终身之痛。进入晚年的赵朴初更加怀念母亲和亲人,许多个夜晚,梦见母亲和亲人。1955年8月,赵朴初与冰心等人赴日参加禁止氢弹、原子弹大会,与日本佛教界进行了广泛的接触。日本禅师高阶珑仙长老特意请赵朴初到一家名叫“八芳园”的高级和式饭店吃饭。用餐时,赵朴初看到长老把茶水倒着饭碗里,吃着茶水泡饭,不由得想起了母亲用茶水泡饭给自己吃的情景,一举一动犹在眼前。赵朴初对日本朋友说:“小时候,母亲也常用茶泡饭给我吃,我从心底感谢母亲的精心养育之恩。”

  

    1999年,赵朴初进入92岁高龄,病卧北京医院。某天,有安徽老乡送了些黄山茶给赵朴初,令他想起了建国初安徽省委书记曾希圣当年赠茶与他,想起了母亲制作荷花茶的情景,感而赋诗:

  

    黄山茶

  

    昔者曾希圣,每逢春夏日,

  

    赠我黄山茶,清芬妙无匹。

  

    今饮黄山茶,老大忽思家。

  

    吾母撮新叶,轻手藏荷花。

  

    翌晨开线裹,妙香无复加。

  

    八十余年过,追攀感无涯。

  

    我曾游黄山,饱饮黄山茶。

  

    今如遇故人,缥缈梦云遐。

  

    赵朴初1926年曾回太湖县老家看过一回父母,此后长期在外工作,由于老家被花凉亭水库淹没,亲人风流云散,又经十年浩劫,赵朴初几乎与家乡失去了联系。1978年,太湖县文化馆办了一份文学期刊《长河文艺》,想请赵朴初题词。编辑人员试着给赵朴初写去一信,很快收到赵朴初为《长河文艺》题名和题词,词中有句“托衷情于片纸,望故乡而高歌”,表达了一片浓郁的乡情。为表谢意,编辑人员给赵朴初寄去30元稿费,还寄了两斤寺前河的炒青茶叶。赵朴初退回了稿费,留下了茶叶,并致信对“领略故乡风味”表示感谢。

  

    1989年6月15日,又有人赠赵朴初太湖茶,赵朴初与友人共品,再次赋诗赞家乡茶:

  

    与述之兄晤聚于方行、辛南伉俪家,谈笑竟日,述兄以故乡新茶相赠,漫成一绝,以博一笑。

  

    相逢白首老娃娃,前进终输历史车。

  

    阅世但当开口笑,举杯相劝太湖茶。

  

    赵朴初爱喝家乡茶,每年,家乡人进京,都要带些茶叶给他。他常泡着喝,还让夫人留存一些起来,送给日本朋友。


Copyright @ 2015-2022 安徽省赵朴初研究会 All rights reserved
技术支持:大菩文化
地址:太湖县政协办公楼 电话:0556-4160478 传真:0556-4185622 邮件:zpc4160478@163.com
皖ICP备09026452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