慧林和尚是位得道的禅师,他擅用比喻谈禅,跟随他的僧、俗弟子从中受到很大的启发。
一日,刚出家不久的智明法师请教道:「师傅,禅师悟道后,他能把自己的悟境和感受讲出来吗?」
慧林答:「既然是悟的道,又怎么能说出来呢?」
智明问:「禅师说不出来时像甚么?」
慧林答:「如哑巴吃蜜,甜在心中。」
智明又问:「那些没有悟道的禅师,谈得头头是道,你说他开悟了吗?」
慧林答:「禅师没有悟道,当然不能算做开悟了。」
智明问:「禅师没有悟道,而又说得天花乱坠,你说他像甚么?」
慧林答:「如鹦鹉学舌,道在嘴皮上。」
智明问:「这两者有甚么区别呢?」
慧林禅师开示道:「哑巴吃蜜是知,如人饮水,冷暖自知;鹦鹉学舌是迷,如婴儿学话,不知其义。」
智明和尚又问:「既是这样,那没有开悟的禅师:又怎么接引学人呢?」
慧林答:「把自己知道的教授给别人。」
智明问:「师傅,您是知还是不知?」
慧林答:「我有时像哑巴吃黄连,有苦说不出;有时像鹦鹉学舌,学得真假不分,你看我是知还是不知?」
这时,智明方领悟到禅师的旨趣所在?无言再问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