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目前的位置: 首页 > 文稿

玄沙三种病人

时间:2017-01-17    来源:赵朴初研究会 

 

    ‘玄沙示众云:“诸方老宿,尽道接物利生,忽遇三种病人来,作么生接?

  

    患盲者,拈锤竖拂,他又不见;患聋者,语言三昧,他又不闻;患哑者,教伊说,又说不得。且作么生接?若接此人不得,佛法无灵验。”

    僧请益云门,云门云:“汝礼拜着!”

  

    僧礼拜起,云门以拄杖挃,僧退后。

  

    门云:‘汝不是患盲。”

  

    复唤近前来,僧近前,门云:“汝不是患聋。”

  

    门乃云:“还会么?”

  

    僧云:“不会。”

  

    门云:“汝不是患哑。”

  

    僧于此有省。’

  

    此则公案之前半,玄沙以盲、聋、哑三种人喻指昧于真见、真闻、真语之人,而非指肉体上之盲聋哑者。盖诸佛出世之一大事因缘,旨在教化被无明所障而迷失本真之凡夫,故玄沙云‘若接此人不得,佛法无灵验’。公案之后半,某僧以玄沙之语请示云门文偃禅师(864~949),云门乃以直接动作作答,丝毫不予其僧以分别思量之机会,当下了然自己原即不盲、不聋、不哑,直如迷妄凡夫原皆本具真如佛性,惟于见闻觉知妄起分别,久之自然与诸法实相天渊悬隔,一如有眼之盲者、有耳之聋者、有口之哑者。是以此则公案之关键乃在超越见闻觉知之分别妄想,而契入不可思议、不可言说的实相无相之境界,故透过云门之灵活机法,其僧即顿然省悟。

  

    雪窦重显颂云(大四八·二一三中):‘盲聋喑哑,杳绝机宜,天上天下,堪笑堪悲,离娄不辨正色,师旷岂识玄丝?争如独坐虚窗下,叶落花开自有时。复云还会也无?无孔铁锤。’上引之中,离娄乃黄帝时之着名目明者,能于百步之外明察秋毫之末;师旷乃春秋时代之着名乐师,能辨音以知吉凶。盖若囿于分别情识,沦失天然本真,则纵然目明如离娄,耳聪如师旷,亦无法平心看待寻常之形色音声。


Copyright @ 2015-2022 安徽省赵朴初研究会 All rights reserved
技术支持:大菩文化
地址:太湖县政协办公楼 电话:0556-4160478 传真:0556-4185622 邮件:zpc4160478@163.com
皖ICP备09026452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