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目前的位置: 首页 > 文稿

龙门佛眼:一人无心眼耳聋

时间:2016-09-05    来源:未知 

 

    农历二月十九,是观音菩萨圣诞日。在龙门寺,佛眼清远禅师领众到观音殿烧香礼拜,庆贺菩萨生日。

 

    来到法堂,给大众说法。清远禅师说:“今天是观音菩萨的生日,我就讲个与观音菩萨有关的故事。从前,有两个人,一个名叫使头,一个名叫使下,都非常信奉观音菩萨。有一天,使下偷了使头的钱,逃之夭夭。使头发现后,就去烧香祷告观音,求菩萨帮忙能捉到使下。使下逃走后,也烧香祷告观音,求菩萨加持让使头永远不来见他。这个时候,观音菩萨若从了使下,便违背了使头;若从了使头,便违背了使下。大家说说,观音菩萨该怎么办?”

 

    大众都在思考,但一时也说不清这理儿。

 

    清远禅师笑了,告诉大众:“山南辩和尚说,若要行大道,三步作一跳。我怕大家粗心,如果细究,又一时梳理不出,还是让山僧来为你们好好分析分析。”

 

    “要解得这个道理,先要认识观音菩萨。要认识观音菩萨,又必懂得菩萨的慈悲心,知道其慈悲心从何而来。菩萨的慈悲心,是一颗原原本本、历历空明、不执任何名相之心。

 

    “还要认识使头、使下,才能教会他们怎样做。以观音菩萨的慈悲心看来,使下首先应该懂得怎样作使下,不但如此,还要懂得如何认识使头。这个使头是使下的使头,离开使下也就没有使头了。同样,使头应该懂得怎样作使头,懂得怎样认识使下。这个使下是使头的使下,离开使头也就没有使下了。使头、使下都是空名,使下、使头都无所寄,不过相互依赖而存在。这就是一颗慈悲心炽然独脱的见识。

 

    “还要认识这钱帛,使下看见了钱帛便想偷去,看成了是他的钱帛;使头看见的钱帛,自然更应该是他的钱帛。离开了使头的钱帛,使下也就没有可偷的钱帛;使下偷去了钱帛,使头也就没有自己的钱帛了。现在的实际状况是,使头的钱帛虽然被偷,还是使头的钱帛;使下偷了钱帛,就是使下的钱帛。使下的钱帛是使头的钱帛,使头的钱帛也是使下的钱帛。钱帛是相同的钱帛,但也是不同的钱帛,虽是实实在在之物,但对于使下、使头而言,都不过是一时之相,在偷与被偷这个因缘里,呈现出这种相同和不同而已。

 

    “因此,我们得到钱帛时,一定要懂得得与失。使头的钱被偷,是使头之失;使下偷得了钱财,是使下之得。使头之失便是使下之得;使下之得便是使头之失。有失必有得,有得必有失,失也就是得,得也就是失。得失虽然有别,但也没有什么分别;得失虽然不同,但也都是相同的。世间之物事,莫不都是如此,像使头、使下,像钱帛,像得失。在观音菩萨的慈悲心里,看这些是何等明了自在,所以菩萨又名观自在。”

 

    观音菩萨到底会怎样做?清远禅师还是没有说。我们不妨作一番揣度:在观音菩萨眼里,是没有使头、使下之分的,使头即使下,使下即使头,帮助了使头也是帮助了使下,惩罚了使下亦是惩罚了使头。或许,观音菩萨什么也不会说;或许,要对两人说些什么,菩萨会告诉使下:“你偷了使头之钱,此得也是失。这种失,是使头之失,还有你自己人格、名声、福报之失。”又会告诉使头:“你的钱被偷了,但钱帛乃身外之物,是你的也就是你的,不是你的也不是你的,看得淡泊一些。你能原谅人的过错,看是失了,其实也是得了,得到心平气和,得到宽洪大量。”不知这种揣度对否?

 

    人之间,我与你,你与他,得与失,是与非,成与败,功与过,上与下,好与坏,善与恶……应该说,都在清远禅师的这个故事里,不过以使头、使下作为代名词而已,不过是流转不住的空相而已。古人说得好:得失是非诸佛智,一人无心眼耳聋。


Copyright @ 2015-2022 安徽省赵朴初研究会 All rights reserved
技术支持:大菩文化
地址:太湖县政协办公楼 电话:0556-4160478 传真:0556-4185622 邮件:zpc4160478@163.com
皖ICP备09026452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