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目前的位置: 首页 > 文稿

云门大开 曹洞中兴

时间:2016-07-21    来源:赵朴初研究 

 

    云门、曹洞二宗,也在太湖县书写过光辉的篇章。云门宗由五代时期韶州云门寺的文偃禅师创立,曾十分兴盛,门下子弟达千人之多。北宋仁宗至徽宗朝(1023—1125),为最兴盛时期,此后逐渐走向衰落。云门宗在禅法上的基本主张是:一切人皆有佛性,强调自悟;修行不离日常生活;反

对抄录背诵公案和盲目行脚。

 

    入宋后,云门宗最兴盛时期,许多弟子就在太湖县光大宗风。云门文偃传双泉师宽,师宽传五祖师戒,师戒传海会通。太湖县海会寺通禅师,早于临济宗白云守端禅师,由此可知,海会寺早期也曾为云门宗道场。

 

    通禅师,生平不详。《五灯会元》载其语录:僧问:“如何是佛法大意?”师答:“柿桶盖笠。”僧说:“无人不晓。”师说:“行则头顶戴,坐则挂高壁。”云门文偃传香林澄远,澄远传智门光祚,光祚传雪窦重显,重显传天衣义怀。义怀法嗣甚多,开封法云法秀禅师(1027—1090)为其一。法秀俗姓辛,秦州陇城(今甘肃秦安县)人。

 

    法秀禅师的母亲在怀他之前,曾梦见有一老僧前来托宿,醒后即得身孕。法秀 19 岁试经得度,并受了具足戒。出家后,法秀有相当长一段时间,游历讲肄,励志学习《因明》、《唯识》、《百法》、《金刚》、《圆觉》、《华严》等经论,不久即能贯通其义,并为众发挥,一时名闻洛京。他曾依据圭峰宗密禅师的《圆觉经大疏钞》,为道俗二众宣讲《圆觉经》,但是他却耻于学习圭峰禅师的禅法。他认为南方禅宗不过是无知狂徒惑人耳目的邪说而已。当时他只敬重北京的天钵重元法师。

 

    重元法师以善讲《华严经》而名重一时,人称元华严。不久,法秀开始行脚南游。一日,他来到随州护国寺,偶然读到《净果禅师碑》。上面记载道:“僧问报慈:‘如何是佛性?’慈曰:‘谁无?’又问净果,果曰:‘谁有?’其僧因有悟。”法秀禅师读后,大笑道:“岂佛性敢有无之!矧又曰因以有悟哉!”说完,便傲然地离开了护国寺。后来,法秀禅师听说义怀禅师在无为军(今安徽无为县)铁佛寺大开法席,四方衲子争相归附,于是便径往参礼。

 

    来到铁佛寺,正赶上义怀禅师正襟危坐,垂涕沾衣,外表显得极为寒微。法秀一见,心里颇为轻视。义怀收住眼泪,问法秀:“座主讲甚么经?”法秀道:“华严。”义怀又问:“华严以何为宗?”法秀道:“法界为宗。”义怀又问:“法界以何为宗?”法秀道:“以心为宗。”义怀进一步追问:“心以何为宗?”法秀被问得无言以对。义怀道:“毫厘有差,天地悬隔。汝当自看,必有发明。”此时,法秀慢心全然荡尽,怅然若失,只好退下,老老实实地留在义怀禅师座下,随众请益。

 

    法秀悟道后,继续留在义怀禅师身边,执侍多年。后辞师前来太湖县四面山开法。法秀经常哀叹祖道之不振,忧虑丛林之凋落,于是发愤图强,以身作则,殷勤弘化。法秀住四面山期间,也常到海会寺讲法,其时,守端禅师住海会寺。有一天,在海会寺,守端写颂,其中有一句“日出东方夜落西”,法秀建议把“夜”字改成“定”字,守端笑而从之,可见守端对法秀极为赞赏。

 

    不久,法秀移居庐山之栖贤寺,又奉诏住真州(今江苏扬州)长芦山崇福禅院,赐号圆通,座下徒众有上千人。北宋哲宗元?五年(1090),法秀示疾,哲宗诏医官为他切脉。法秀仰视着医官,说道:“汝何为者也,吾有疾当死耳!求治之,是以生为可恋也。平生生死梦,三者无所拣。”说完便将医官打发走了,并唤侍者帮助沐浴更衣。然后作偈曰:“来时无物去时空,南北东西事一同。六处住持无所补……”法秀写完第三句后,沉默良久。这时监院和尚上前说道:“和尚何不道末后句?”法秀道:“珍重珍重。”说完便奄然而化,春秋 64 岁。

 

    曹洞宗是由唐代洞山良价和他的弟子曹山本寂相继创立,唐朝末年在江浙两湖一带曾相当盛行,然而进入五代以后逐渐衰微。曹洞宗创五位说,五位者,正中偏、偏中正、正中来、兼中至、兼中到是也。君为正位,

臣为偏位。正位即空界,偏位即色界。

 

    北宋期间,曹洞宗再度兴起。根据《五灯会元》记载,在太湖县四面山,有曹洞宗弟子津禅师住持。僧问:“如何是佛?”师曰:“王字不著点。”曰:“学人不会。”师曰:“点。”问:“如何是祖师西来意?”师曰:“山寒水冷。”津禅师为石门彻禅师法嗣,汾阳善昭禅师曾参谒彻禅师。善昭生卒年约在 947—1024 年期间,与津禅师生活年间也应差不多。这是曹洞宗进入安庆的较早记载。投子义青,当是曹洞宗复兴的奠基人,义青住持的桐城投子山、枞阳浮山、太湖白云山当是曹洞宗复兴基地。义青(1032—1083),俗姓李,青社(今河南偃师)人,7 岁时,在妙相寺出家。

 

    起初,他还在寺院里听讲经,一天,忽然注意到许多前辈禅师在他们所做的偈中,都提到了“此心即佛”等一些禅宗的思想。他猛然省悟,想道:“佛法是与文字无关的,讲经有什么用?”于是不再去听讲经,而是四处行脚参访。洞山下五世大阳警玄一直苦于门下没有合适的继承人,恰好遇舒州浮山(今安徽枞

阳县)法远至郢州大阳寺来拜谒他,彼此机语相投。

 

    警玄感叹地告诉法远:“我老了,可是洞上一宗竟无人耶!”便将自己理解的曹洞旨诀向法远传授,托他为自己物色后继传法人。并将自己穿的皮履、直裰交给他,作为法信。又叮嘱:“得法者,潜众十年,方可阐扬。”义青先后参谒长芦福禅师、蒋山赞元禅师后,慕名来到浮山,参谒法远。浮山法远已垂垂老矣,当时退住在会圣岩,他时时不忘受大阳警玄之托,为其物色曹洞宗嗣法弟子。

 

    义青在法远门下学了三年,法远时常用曹洞宗的禅法开示他,义青都能契合无间。法远觉得机缘已经成熟,一天,他郑重地将大阳警玄的半身肖像、皮履、直裰交给义青,嘱托道:“汝当续大阳宗风。吾住世不久,宜善护持,无留此间。”法远作为临济宗禅师,而为曹洞宗代立嗣法者,是中国禅宗史上的一段佳话,既反映了曹洞宗的极度不振,也反映宋代不同禅派之间彼此和谐交往的情况。义青接曹洞宗衣法后,又四方参禅,曾到庐山圆通法秀禅师座下,专心在寺里阅读大藏经。宋神宗熙宁六年(1073),义青回到舒州,时白云山海会寺守端禅师刚刚圆寂,弟子法演将远游参学,知州便请义青住持海会寺,时间长达 8 年。后迁桐城投子山投子寺,大开曹洞宗。

 

    元丰六年(1083)四月五日,义青禅师在投子山盥沐而逝,临终偈言“两处住山,无可阻道,珍重诸人,不须寻讨”,享年 52 岁。

 

    义青在传法中经常发挥华严宗的法界缘起、重重无尽、理事圆融的思想,对曹洞宗门庭施设“偏正五位”、“君臣五位”等,在说法中也经常引述,然而并非严格从字面含义上进行解释,只是根据场合加以发挥。其说法生机勃发,无陈腐逼仄,清新可喜。他的法语富于文学性,经常运用对自然景物的描写,读来赏心悦目:

上堂云:“天垂彩露,地涌祥云。千江澄万顷烟波,四塞贺尧风舜化。山连碧汉,木起清风。琼林花绽于瑶池,御柳莺啼于玉苑。星分紫阁,辰拱天轮。

 

    千邦贺诞圣之辰,万国祝南山之寿。直得山川拥秀,海岳呈辉,金鸡报天外之声,玉?受千春之贵。诸仁者,正当恁么时,且道‘君臣道合’一句作么生道?”良久,云“: 道泰君臣清宇宙,时丰齐贺舜尧年。”上堂云:“红炉焰里,共守寒冰。水石声中,寂寥宴坐。霜凝月色,松锁青烟。雁回半夜过长空,星转天轮正一色。诸仁者,作么生是一色边事?”良久,云:“半夜云横岭,天明霜满溪。”义青主要弟子有芙蓉道楷、随州报恩、沂州洞山云、长安文禅师。其中,道楷应诏去京城传法,报恩应诏住持大洪山,对宋代曹洞宗的振兴贡献最大。

 

    芙蓉道楷(1013—1118),俗姓崔,沂州(今山东临沂)人。道楷禅师自幼就学习道家的辟谷,隐居于伊阳山。长大后游京师,籍名于术台寺,参加试经,因背诵《法华经》而得度出家。受具足戒后,道楷禅师便来到太湖县海会寺,礼谒投子义青禅师。初礼义青,道楷问:“佛祖言句,如家常茶饭。离此之外,别有为人处也无?”义青道:“汝道寰中天子敕,还假尧舜禹汤也无?”道楷正要开口答话,义青便用拂子敲着他的嘴说:“汝发意来,早有三十棒也。”道楷一听,当即开悟,并再次礼拜义青。礼拜完毕,道楷正准备走开,义青道:“且来!?黎。”但是,道楷却不理睬。义青又道:“汝到不疑之地邪?”道楷一听,便用双手掩住自己的耳朵,得到义青的印可。

 

    道楷悟道后,遂留在义青座下,充当典座。为了进一步钳锤他,义青经常用机语来勘验道楷禅师。宋徽宗崇宁三年(1104),道楷应诏住持东京净因禅寺,开始将曹洞宗引进京城。道楷的禅法提倡“自休”、“自歇”,开启默照禅之源。他劝导门下不要贪恋世间一切物质和精神的追求,对外在的佛祖都应感到是多余,才会与解脱之道相应:示众云:“夫出家者,为厌尘,求脱生死,休心息念,断绝攀缘,故名出家。岂可以等闲利养,埋没平生?直须两头撒开,中间放下。遇声遇色,如石上栽花;见利见名,似眼中着屑。况从无始已来,甚事不曾经历。又不是不知次第,不过翻头作尾。止于如此,何须苦苦贪恋?如今不歇,更待何时?所以先圣教人,只要尽却今时,能尽今时,更有何事?若得心中无事,祖佛犹是冤家,一切世间,自然冷淡。直须这边冷淡,方始那边相应。”

 


Copyright @ 2015-2022 安徽省赵朴初研究会 All rights reserved
技术支持:大菩文化
地址:太湖县政协办公楼 电话:0556-4160478 传真:0556-4185622 邮件:zpc4160478@163.com
皖ICP备09026452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