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目前的位置: 首页 > 文稿

白云舒卷 法演示众

时间:2016-07-01    来源:未知 

    宋康定元年(1040),在湖南浏阳的石霜山,楚圆禅师迁化了,终年才54岁,弟子悲痛不已。高徒方会将先师遗像挂在禅堂,集众举哀。方会对着遗像告诉大家说:“我昔日行脚时,被这老和尚将120斤的担子放在身上,如今且得天下太平。”方会相信,临济宗风到他手上才能传扬开来,取得一统天下之势。

 

    临济禅风倡自悟,重启示;反对权威,反对教条。杨岐派较好地继承了这一点,运用各种生动活泼、丰富多彩的手段和方式,有针对性地、有区别地开导学人,集中体现了禅悟思维的内在性、随机性、突发性、意会性等特点。

 

    地处太湖县深山的二祖道场,入宋以后,颇有些冷落。这时,太湖县城附近的几所寺庙,却是因缘殊胜,被杨岐宗几位禅师看中,作为卓锡之处,使之成为杨岐祖师道场。

 

    杨岐方会的弟子,以白云守端成就最大,声望最高。守端(1024—1072),湖南衡阳人。他自幼读书,善写文章,为人腼腆,性格拘谨。20岁时投茶陵郁禅师出家,受具足戒后又来参访杨岐方会,在方会处开悟。

 

    随侍方会多年后,守端外游说法,庐山圆通居讷禅师十分赏识他,推举他主持江州承天寺,还把圆通寺也让给守端,自己住东堂。守端觉得前辈把丛林让与自己,责任重大,对寺众要求甚严,于是宗风大振。后来,居讷禅师意欲再主圆通寺,守端表示理解,立即让出圆通寺,渡江来到舒州。

 

    舒州太守听说守端高风亮节,想看看他是怎样的人。守端接到信后,欣然策杖而来,受到僧俗的好评。他先住太湖城北郊的法华寺,由于来谒者太多,寺小难容,他便迁居白云山海会寺。

 

    守端一生历主承天寺、圆通寺、太平寺、法华寺、龙门寺、兴化寺、海会寺,以海会寺时间最长。虽然海会寺此前已有不少禅师住持,但名声大振,应在守端住持之后,守端也因此得名白云守端。海会寺自守端及其弟子住持以来,广建殿寮,最盛时有“骑马关山门”之说。

 

    宋神宗熙宁五年(1072),守端示寂,世寿仅48岁,葬海会寺附近的木鱼包。墓毁于“文革”期间,今尚存塔石几块,恭存于海会寺内。

 

    守端在海会寺说法的语录很多,大多被他的弟子录入《白云守端禅师语录》及《白云守端禅师广录》。

 

    守端是大器利根,其示众法语可谓高邈超绝。他认为人人自性中皆有正法眼藏:

 

    开堂示众云“:昔日灵山会上,世尊拈花,迦叶微笑。世尊道,吾有正法眼藏,分付摩诃大迦叶,次第流传,无令断绝。至于今日,大众,若是正法眼藏,释迦老子自无分,将个甚么分付?将个甚么流传?何谓如此?况诸人分上,各各自有正法眼藏。每日起来,是是非非,分南分北,种种施为,尽是正法眼藏之光影。此眼开时,乾坤大地,日月星辰,森罗万象,只在面前,不见有毫厘之相。此眼未开时,尽在诸人眼睛里。今日已开者,不在此限。有未开者,山僧不惜手,为诸人开此正法眼藏看!”

 

    他认为,悟禅的境界不是头脑中玄想之事,亦非炫奇斗胜之具,而是与法身慧命息息相关的性命之学,故任何境界都必得到伦常日用中去体现,去印证。饥来吃饭,寒来添衣,禅就在这其中。但是,虽然这日常生活就是禅者追求的自由境界,不过真正的禅境绝不是随便能得,需要下一番苦功去参透,才有望获得新生。因此,禅看似“十字街头与人相逢”那么平常,却是“千峰顶上与人握手”那么不易;而看似“千峰顶上与人相逢”那么不易,却又如“十字街头与人握手”那么平常:

 

    上堂“:释迦老子有四弘誓愿云:众生无边誓愿度,烦恼无尽誓愿断,法门无量誓愿学,佛道无上誓愿成。法华亦有四弘誓愿:饥来要吃饭,寒到即添衣,困时伸脚睡,热处爱风吹。”

 

    先师遂礼拜:“大众须知,悟了遇人者,向十字街头与人相逢,却在千峰顶上握手。向千峰顶上相逢,却在十字街头握手。所以山僧尝有颂云‘:他人住处我不住,他人行处我不行。不是为人难共聚,大都缁素要分明。’山僧此者临行,解开布袋头,一时撒在诸人面前了也,有眼者莫错怪,好珍重!”

 

    守端在说法中也经常呵佛骂祖,用意是告诉人们,佛、佛法、祖师西来意是不能用语言来表达的,对用语言文字来表达的佛法不必执著。有人问:“如何是佛?”他答:“镬汤无冷处。”以锅里的开水没冷来比喻佛。问:“如何是祖师西来意?”他答:“鸟飞兔走。”佛法像鸟飞兔走一样,是把握不了的。

 

    守端有法嗣五祖法演、云盖智本、琅琊永起、保福殊、崇胜珙等禅师,还有著名诗人郭祥正居士。《续传灯录》还列举守端法嗣有浮山鸿琏、天柱处凝、太平处清、甘露归真,都是住持本地佛教的龙象。其中五祖法演门庭最盛,影响最大。

 

    法演(1024—1104)俗姓邓,绵州(今四川绵阳)人。法演35岁时出家受具足戒,后往成都,游历讲肄,学习《唯识》、《百法》等论。某日,他将那些书丢在一旁,叹说:“胶柱安能鼓瑟乎?”意为琴之弦被胶粘在弦柱上不能演奏,唯识理论拘泥名相怎么能使人解脱?

 

    法演来到江南,参拜过多位禅师,后来到浮山,礼法远禅师。法远觉得自己老了,便让他去白云山向守端参学。

 

    初礼守端,法演便向他请益有关僧问南泉摩尼珠的公案,被年龄比法演还小的守端喝骂了一顿,法演当下就有所醒悟。守端之喝,是喝断其寻思猜度之寻常理路,而法演之悟,正如悟到应从本心处着力,不可于枝节上生枝节,葛藤上绕葛藤。

 

    法演随即向白云禅师呈一偈云:“山前一片闲田地,叉手叮咛问祖翁。几度卖来还自买,为怜松竹引清风。”守端看后,遂觉得他已经开悟,并命令他掌管磨事。

 

    这首偈如说白话,且又不失诗意,既自然又风趣。以“山前一片闲田地”为喻,比喻我们尚未开发的自性真心。此“闲田地”宽阔广大,无所不包,人人本有,各各具足,妙用无穷。“几度卖来还自买,为怜松竹引清风”,上句譬喻众人迷昧本心而枉受生死浮沉,轮回无休,好像田地被买来卖去一般。下句则指参禅悟道就是要再次找回这一度失去的田地,勤劳耕种,使它疆界分明,以此来譬喻禅者当回归本心。

 

    法演便一心参究,精勤用功。数日后,忽然大悟,遂将从前当作宝贝来珍惜的种种知见、境界,一时全部放下。他一路身心踊跃,奔跑着来见守端。

 

    守端一见他,便手舞足蹈,表示印可。法演于是一笑而已,后来对人说:“吾因兹出一身白汗,便明得下载清风。”

 

    法演离开守端,初住四面山大中寺。时投子义青来住海会寺,八年离去,法演接义青住持海会寺。又迁太平寺、龙门寺等,晚年住湖北黄梅东山五祖寺,故称五祖法演,前后开法四十余年。

 

    宋徽宗崇宁三年(1104),法演示寂于五祖寺,春秋80岁。座下弟子众多,最著名的弟子有佛果克勤、佛鉴慧勤、佛眼清远等三人,时称三佛。

 

    《古尊宿语录》收法演语录三卷。法演禅师的禅风特点是“随机答问,因事举物,不假兴新,自然奇特”。他认为世间红红绿绿,花花草草,男男女女,林林总总,这些本分之事,皆是大道所在处,无时不在与众生说禅道法,习禅者关键在于从这些本分事中会得妙处:

 

    乃云:“千峰列翠,岸柳垂金,樵父讴歌,渔人鼓舞,笙簧饶地,鸟语呢喃。红粉佳人,风流公子,一一为汝诸人发上上机,开正法眼。若向者里荐得,金色头陀无容身处。若也不会,吃粥吃饭,许你七穿八穴。”

 

    上堂:“今朝二月初五,行者先来打鼓,长老肚里茫然,思量说佛说祖。大地雪深三尺,禽兽吃泥吃土。今年必定丰熟,自然五风十雨。者里有个好处,且道,有什么好处?”遂作雷声,云:“是什

么?”复云:“雷乃发声。”

 

    法演学识渊博,并且具有较高的文学才华,他上堂说法,常常结合当时当地诵些优美的诗偈,读来确实是一种享受。这里摘录几则:

 

    上堂云:“媚景中春暖色暄,尽尘沙界一般天。林峦蓊郁争苍翠,花柳芬芳斗色鲜。蝶弄牡丹飞势紧,蜂游芍药谩迟延。人生几度逢春景?何不于中种福田。”

 

    上堂云:“春风别有巧工夫,吹绽百花品类殊。唯有牡丹并芍药,时人一见便欢娱。且道衲僧分上,成得什么边事?拈来嗅罢归何处,透骨馨香付老卢。”

 

    上堂云:“昨日闹哄哄,今朝静悄悄。子规枝上啼,虾蟆钻入草。好个寒食天,辜负白云老!”


Copyright @ 2015-2022 安徽省赵朴初研究会 All rights reserved
技术支持:大菩文化
地址:太湖县政协办公楼 电话:0556-4160478 传真:0556-4185622 邮件:zpc4160478@163.com
皖ICP备09026452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