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目前的位置: 首页 > 文稿

不在别处

时间:2017-08-04    来源:赵朴初研究会 

    洞山良价禅师有一次对云岩禅师问道:“老师!如果您老百年以后,有人问我,您的相貌风姿长得如何?我该怎么回答?”

 

    云岩禅师答道:“我不在别处!”

 

    对此回答,洞山禅师沉思不已。

 

    云岩禅师道:“良价上座,对这种事情,你以此种态度处理,可要加倍慎重小心?”

 

    洞山良价禅师仍满怀疑惑,不解云岩禅师为何如此提示他?难道这种问题犯了什么忌讳?

 

    后来,有次洞山禅师在过河时,看见了自己映在水中的影子,才醒悟到以前云岩禅师对他说的话,于是便作了一首偈:

 

“切忌从他觅,迢迢与我疏;
我今独自往,处处得逢渠。
渠今正是我,我今不是渠;
应须恁么会,方得契如如。”

 

    洞山禅师回到云岩住的地方,说道:“老师!不管什么时候,就算无量阿僧只劫以后,您的风姿道貌我已经知道了。”

 

    云岩禅师道:“我不在那时!”

 

    洞山连忙说道:“不在别处,不在那时!”

 

    一个修行者的道貌风姿,百年后,我们怎么来形容他的样子,假如这个样子可以形容,可以说明的话,这一定是假相假貌了,因为道貌风姿是无常假相,怎可认假为真呢?修道者的真假,不从他觅,不假形容,不在别处,不在那时,超一切时间,超一切空间,法身无相,而无所不相,那就是云岩禅师的真正道貌了。


Copyright @ 2015-2022 安徽省赵朴初研究会 All rights reserved
技术支持:大菩文化
地址:太湖县政协办公楼 电话:0556-4160478 传真:0556-4185622 邮件:zpc4160478@163.com
皖ICP备09026452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