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目前的位置: 首页 > 文稿

棒喝教法

时间:2017-06-02    来源:赵朴初研究会 

    唐僖宗干符二年(公元八七五年),师(兴化存奖禅师)应邀到魏府的兴化寺弘法,就在此地,阐扬了临济的禅风——三玄三要、四料简、四宾主、四照用、八棒、四喝。

 

    在这当中,他总观机逗教,如果遇到因缘将熟的“作家战将”,便是单刀直入,丝毫不透过言语,例如:旻德禅师到他那里参学时,“礼拜起,便喝,师亦喝,德又喝,师亦喝”,而后旻德禅师便礼拜、归众。在这往来当中,没有言语,以两人当下清楚明白的心感应道交。然而,却非人人皆可如此直截了当,这全是因为旻德禅师具有“一喝不作一喝用”(注1) 的根器,换作是别人,一棒也较不得。

 

    师常依学人根器成熟的情况,运用不同的棒喝方式来教化:师见同参来,纔上法堂,师便喝,僧亦喝。师又喝,僧亦喝。师近前拈棒,僧又喝。师曰:“你看这瞎汉犹作主在!”僧拟议,师直打下法堂。侍者请问:“适来那僧有甚触忤和尚?”师曰:“他适来也有权也有实,也有照也有用。及乎我将手向伊面前横两横,到这里却去不得。似这般瞎汉,不打更待何时?”

 

    有人来参学,师先以喝来试他,本来这僧人应答得也不错,但存奖禅师一挥手拈棒,僧又喝,这一喝正暴露了他并不了解存奖禅师挥手的用意。于是师便开口大骂,而这僧人却还要再开口说话,他只好一路棒这僧人下堂了。

 

    可见这棒喝的方法并不是随意的自由心证,而是以禅师的手眼和智慧,观众生因缘施以教化,何时该棒、何时该喝。非但来参学的人不懂,连他的弟子也不见得了解,但有人却学着棒来喝去——“前廊下也喝,后架里也喝”,这样的喝只固着在表相上,却未领得棒喝的真义是要照顾到自己喝的当下,这念本心是否清楚明白。因此,他告诉弟子“莫盲喝乱喝”,而是要“打中间底”——返本归心。


Copyright @ 2015-2022 安徽省赵朴初研究会 All rights reserved
技术支持:大菩文化
地址:太湖县政协办公楼 电话:0556-4160478 传真:0556-4185622 邮件:zpc4160478@163.com
皖ICP备09026452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