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目前的位置: 首页 > 赵朴初寓所

南小栓一号

时间:2017-07-12    来源:赵朴初研究 

 

 

     北京六部口有一条“结庐在人境,而无车马喧”的小胡同,胡同东首是一座青砖灰瓦的老式四合院,那就是闻名遐迩的南小栓1号———赵朴初先生的故居。

 

    1962年,由于赵朴初宗教活动和人民外交等事务日益繁忙,来往的人也逐渐增多,他原来居住的大拐棒胡同17号已不敷使用。正好民革的贺耀祖先生去世后,其家属决定把南小栓胡同1号的房子交还国家,在周总理的关怀下,全国政协就把房子略作修葺,交由赵朴初居住,朴老在此一住40年。

        

    南小栓胡同位于东绒线胡同北一个不起眼的角落,以前叫东拴马桩,大约是因过去这里曾为吴佩孚养马的地方而得名。

 

    这个四合院地处中南海隔西长安街以南,国家大剧院以西,和平门以内,坐北朝南与新华门在同一子午线上,院落共有十余间房屋,进门有一门廊,西拐即是东院,有一堵篱笆墙与中间的院落隔开。东院有两间不大的房子,里间现在是佛堂,外间是赵朴老的小书房。中间的院落有两棵枣树和不多的竹子,东边的篱上挂着春未发出清香的金银花。院内有三颗大枣树,枝干苍虬,树冠如盖,阳光透过叶隙洒下来,落下一片斑驳。院子西北角有一片小竹林,清风里簌簌有声,禅语有“竹影扫尘尘不动”,诗的意蕴随着摇曳的竹枝弥漫着。前排中间的南屋便成为起居、吃饭、接待合而为一的房,家中没有餐厅。饭桌不大,围上几张椅子,仅占屋子的一半,另外一半有沙发、办公桌,供秘书办公及接待来访者。靠墙则全是书架,堆满了各种书籍、报刊。旁边有服务人员住宿和堆放杂物的房间。西院一排是厨房和仓库。北屋中间是大厅,东侧通过朴老的小办公室便是卧室、洗手间。西侧住着朴老夫人陈邦织(1918-2011)的妹妹陈晓致一家。

  

    院内东侧是佛堂。20世纪60年代设有私人佛堂的人家不多。这间佛堂是因宗教的需要在周总理关心下设的,这既体现了我国的宗教政策,也反映了赵朴老在这方面的影响与作用。这座佛常虽小却如法如仪,正中供着一尊卢舍那佛像,摊开双于持圆满印。这里不仅是赵朴老敬香拜佛、净心入定的场所,也接待过中日韩和东南亚各国的高僧大德与佛教人士、当代佛教许多大事都曾在这里动念、发愿、实行。

 

    联结佛堂的是朴老的小书房,朴老许多文章、著作、诗篇都出自这里。在斗室中他讴歌真善美、批判假恶丑。20纪60年代那首反映国际风云的著名的《某公三哭》,使许多人知道并记住了他。

  

    佛教讲因果,“万法皆空,因果不空”南小栓1号,赵朴初居住过40年的故居留下了他的精神,供后人追忆怀想。

 

   回忆:

 

    甲申之秋,赵朴初先生的灵骨归葬故里安徽省太湖县寺前河,实为皖山皖水之幸,必将光耀当代,嘉惠千秋。我也是寺前河人,自家与朴老的老家相距不过几里路。与朴老同乡,实乃三生有幸。

    

    我无缘拜见朴老尊颜,直到朴老去世后,我才得以走进朴老的家——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的南小栓胡同一号。并且非常有幸的是,近两年来,为开展纪念朴老的工作,我和县领导一起,很多次走进南小栓胡同一号。斯人已去,遗风犹存。每次,我都是带着一种朝圣的心情来亲近这座古老的小四合院。

    

    朴老在寺前河生活了10年时光。1920年离开寺前河到上海求学。1954年迁居北京,初住西四大拐棒胡同17号,那是个小三合院,住得比较拥挤。到了1962年,民革的贺耀祖先生去世后,其家属决定把房子交还国家,全国政协就把房子略作修葺,交朴老居住。当时此地叫作东栓马桩,“文革”中改名为南小栓,朴老一住,就近40年。

    

    院落是那么普通,陈设是那么简单,与朴老的身份,似乎不大相配。院东开一铁门,铁门已经锈蚀不堪。从铁门进去,是一个较大的院子。迎面是一花坛,坛里种满各种小花,有篱笆围着。院子正中有一丛细竹,翠影摇风。间杂几棵大枣树,皆超过一人合抱。大树下、丛竹边,设一张石桌,几个石凳。前屋为工作人员住房。后屋进门为客厅,几个书架紧靠后墙,满架古籍。书架前是一张书桌,桌上整齐摆着笔、墨、纸、砚等。紧靠书桌,摆着沙发、茶几,其余空间则被各种杂物填满。与客厅相连,是朴老的书斋,即那间闻名世界的“无尽意斋”。再往里走,是朴老的卧室。东屋分成两间,外屋是朴老的书房,现在布置成朴老的灵堂,朴老的遗像前堆满鲜花,墙上悬挂着星云大师的手迹“人天眼灭”,道尽世人对朴老离去的哀痛。里屋是小佛堂,供奉着几尊小佛像,朴老生前每天在此诵经、礼佛。西屋亦分成两半,一间是厨房,一间是杂物间。

    

    不难想像,就在这个简朴的院落,多少锦绣诗章在这里写就,多少中国现代佛教的重大事项在这里决策,多少社会名流、高僧大德、国际友人在这里谈笑往来。朴老夫妇没有孩子,然而在这里却时常泛起青春的欢声笑语,许多亲朋故旧的孩子喜爱聚集在这里,无忌畅言,感觉如同当年爱因斯坦与科学工作者聚谈的“快乐学院”。

    

    如今,87岁的女主人邦织奶奶和几个工作人员守着这个院落,过着一份相对平静的生活。多次去看望邦织奶奶,老人家给我留下两点特别深刻的印象:

    

    其一,邦织奶奶对朴老的深笃情意。朴老去世已近5年,据说,这里的一物一件,几乎保留着朴老生前的原状。客厅茶几的正中,摆放着一只洁白的瓷壶,邦织奶奶告诉过我,那还是当年从上海带过来的。记得有一次,我陪中央电视台几个记者去采访邦织奶奶,那只茶壶挡住了镜头,我便过去把它移到茶几角上。采访完毕,我注意到邦织奶奶蹒跚走过去,把那只茶壶按照原来的样子摆好,这个细微的动作,让我久久地感念不已。灵堂中朴老的遗像前,摆着邦织奶奶敬献的花篮,上面写着“开哥千古,邦织敬献”,朴老乳名“小开”,他们二人半个多世纪结下的超乎夫妻之情,从中略见一斑。

    

    其二,邦织奶奶节俭的生活。这种节俭,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节俭,甚至让人有些不可思议。客厅墙上挂着的空调,我确实不知其为何种年代的产品。厨房里的几个开水瓶,用的还是只有六七十年代才可见到的那种铁皮镂花外壳。洗脸的水还要再利用冲马桶,说是北京缺水。一个空纸盒,邦织奶奶也舍不得扔去,她说还可以再利用,至少可以当废品卖些钱。友人来看望邦织奶奶,带来一些食物,她也舍不得吃掉,一直留在那里,有的食物都霉坏了。以至有用的、没用的物品,堆满了屋中、檐下。与此形成鲜明的对比是:朴老夫妇用于社会慈善事业,却常常是一掷千金。仅对我们家乡太湖县,他们的个人捐款就超过50万元。邦织奶奶说过:“我们的工资用不了,还有国际上发给朴老的和平奖金,取之于民,还之于民吧,老百姓生活太苦了。”

    

    凭心而论,南小栓胡同一号主人的吃、住、用,可能还不及我们这些平常百姓。“不求自己安与乐,但愿众生得离苦”,正是对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。这里的一物一事,无不向世人昭示着一片大乘情怀,印证着一颗佛子之心。茗山大师生前写偈赞颂朴老:“大愿大行,菩萨化身,教徒典范,音容犹存,福慧双全,人天共敬。”作为中国现代佛教的第一大护法,杰出的佛教领袖,朴老不愧为“菩萨化身”,永远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。

    

    南小栓胡同一号——我们心中的一块圣地和净土。

 


Copyright @ 2015-2022 安徽省赵朴初研究会 All rights reserved
技术支持:大菩文化
地址:太湖县政协办公楼 电话:0556-4160478 传真:0556-4185622 邮件:zpc4160478@163.com
皖ICP备09026452号-2